Skip to main content

关键结果

什么是关键结果

如果说目标是你想要到达的地方,那么关键结果则是通过什么证明你已经到达了那个地方。关键结果就像是选拔性考试,注重的是最终的分数(结果),并不是为了准备考试而努力的过程。

它是一个结果

关键结果,顾名思义,它的重点是在于结果,是该周期结束后得到的结果,而非具体做的事。

譬如以下的一个目标:

目标: 让身体状态从亚健康变为健康

那么你的关键结果就要证明你的身体状态变成了健康。从逻辑上来讲,关键结果一定是目标的必要条件。关键结果可以有:

  • 关键结果 1: 从 70 公斤减重到 60 公斤
  • 关键结果 2:平均睡眠时间达到 7 小时以上
  • 关键结果 3:5 公里跑步,配速达到 4 分钟每公里,至少实现 5 次
  • 关键结果 4:完成一次体检,所有指标都正常

我们逐条分析为什么它们都是一个结果:

  1. 减重到 60 公斤,你很可能在周期的过程中遇到平台期,甚至有所反弹。但这些过程都不是关键结果关心的,只要你在周期结束后减重到了 60 公斤,那么就完成了该关键结果。
  2. 量化一个周期的平均值,则是另一个很典型的结果值。因为你不可能在周期进行中就能得出平均值。
  3. 这一条关键结果的精髓在于对配速的限制。有了这个限制,你可能会做一系列力量训练,甚至跑 20 次 5 公里,才有可能有 5 次达到这个配速,也就是达到这个结果。
  4. 很明显,“所有指标都正常”是一个结果,你可能为了这个结果而去体验了不止一次。
诀窍

使用限制词,把具体的事转变为结果

以上关键结果 3 和 4 之所以是一个结果,是因为它们都加入了对动作的限制词。一个特征是:你无法从关键结果的描述中一眼看出你具体要做什么,或者具体要做多少次;反之,它并不是描述一个结果,而是具体的事,即任务

类似的有:

关键结果:读书 100 页,并读懂。

如果没有“读懂”的限制,那么它就是一个具体的事,而非关键结果 —— 为了读懂,你可能并不止读一遍。

可量化

从上面的例子已经很明显地反映出什么是可量化了 —— 每个关键结果中都有具体的数字和量化的方式或单位。

量化的数字和单位能够让你在周期结束后,客观地直截了当地评价你是否完成了该关键结果:

减重到 60 公斤,仅需要你在周期评审中,称一下自己的体重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完成情况;睡眠时间达到一个平均值,仅仅需要查看你使用的睡眠 app 上的数据就可以得出;而是否实现了 5 次配速达到 4 分钟的 5 公里跑,则可通过任何你喜欢的跑步跟踪 app 的数据得出。

没有这些量化的数字和单位,你就无法通过具体的数据得出关键结果完成的情况。

挑战性

OKR 介绍一章,我们介绍了 OKR 与 KPI 的区别。KPI 是衡量你的最基本的健康指标,而 OKR 一定是你为了进步而必须做出的改变 —— 改变必然会带来挑战,相应地,没有挑战也很难发生改变。

还是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可以想象,如果你是一个体重超标,每天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的人,每一项关键结果都有足够的挑战性。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有挑战性的同时,也必须具备可行性 —— 一定要在你当前能力范围内,做出改变。

在 Vision,可以从适量调高关键结果量化的数量,以及合理设置关键结果的权重体现出挑战性。

诀窍

建议参考4 个不同阶段的评分并按预估最终得分为 70%的阶段去设置关键结果的目标值。

关键结果的权重

我们在周期一章提到过,在 Vision,所有的目标和关键结果需要分配权重。目标下的关键结果的权重之和等于目标的权重。

由于周期的评分满分为 100 分,而总权重也是 100,那么在周期评审中,关键结果给周期贡献的最大分值等于它的权重值。

关键结果的属性

关键结果应包含一个初始值、一个目标值,结合周期进行中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当前值

在 Vision,记录是指在周期进行中,将当前阶段产生的关键结果的当前值记录在 app 中。同时我们会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出关键结果当前值的变化的趋势。

有以下几种规则判断关键结果是否达成:

  1. 所有记录的最终值是否达到了关键结果设置的目标值
  2. 所有记录的平均值是否达到了关键结果设置的目标值
  3. 所有记录的最大值是否达到了关键结果设置的目标值
  4. 使用自定义公式来判断是否达到了关键结果设置的目标值

同时,用户可以设置关键结果最小记录数。(如上文的关键结果 2 中,可以设置记录数量最少为 20 条,即在周期内,至少记录了 20 次睡眠,且平均达到了 7 小时。)

进度

理论上,关键结果是一个结果,并不存在进度。但由于我们需要实时给用户反映 OKR 周期完成的情况,因此我们设计出了当前进度的计算方式:

  • 根据设置的关键结果计算方式得出的值和目标值的差初始值与目标值的差的比例,再结合权重得出进度。
  • 若以上的比例小于 0,则进度计为 0.
  • 若以上的比例大于 1,则进度计为 1.
  • 进度的计算忽略记录条数的限制。
注意

该进度说明仅供参考,请以 app 内展示为准。

关键结果的标题

关键结果的标题是一个简洁明了的句子,并完整包含几个关键结果的属性 —— 起始值、目标值和最小记录数。

标题的关键词

从上文的 4 个关键结果示例可以看出,我们用了一系列的关键词来书写关键结果的标题。以下几个关键词作为参考:

  • 从……到……:描述起始值和目标值
  • 至少完成……次:描述最小记录数
  • 达到……:描述目标值

关键结果的评审

关键结果的评审分为两个步骤:评分总结

评分

评分是指,在周期评审过程中,根据每个关键结果对目标的贡献程度,由用户给出一个结合客观进度和主观判断的分数。

提示

这里的贡献程度是指,关键结果对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大小。

评分与“唯分数论”的考试不同。虽然它同样看重结果,而非过程,但只要关键结果最终促进了对目标的贡献,那么你也可以给该关键结果评以合理的分数。

注意

关键结果的评分进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进度并不是最终的评分,但进度可以作为评分的重要参考。

譬如下面的例子:

  • 目标:完成该项目并上线
  • 关键结果:招聘 5 名工程师

在设立该关键结果时,按照你当时的认知,是需要招 5 名工程师去完成该目标。然而你最终只招到了 2 名工程师,但这两名工程师的水平超乎你的预期,也帮助你最终完成了目标。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主观地给该关键结果合理的比实际进度更高的评分。

我们必须认识到,真实世界的问题比起学校里的考试要复杂得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和维度也更多,切记:关键结果的最终的得分要看它对目标的实现的贡献程度,有时候关键结果完成的质量比起数量有时候更重要。如果你在周期执行中发现了更好的方式去实现该目标,那么请及时使用“期中评审”修改你的关键结果。

4 个不同阶段的评分

  • 0%: 没有任何进展,可能因为挑战性过高或方向错误,需认真总结反思。
  • 30%:有一定的进展,但结果很糟糕,可能因为挑战性过高,需认真总结反思。
  • 70%:这是关键结果最佳得分阶段。既体现了一定的挑战性,又是一种可以完成的程度。(设置关键结果的目标值时,可以按照预计的完成 70%来设置)。
  • 100%: 完美达成了关键结果,但可能反映出该关键结果缺乏挑战性。

评分的主观性

由于 OKR 是一个可以帮助量化并解决真实世界中任何复杂程度的问题的框架,而复杂度越高,需要考虑问题的维度就越广,影响问题的因素就越多,那么就几乎不存在一套绝对客观的完美的算法帮助你评出最真实的、最符合你实际情况的分数。就像成功的法则并不是公式化的、可复制的,每个人对于成功和完美的定义也完全不同。这正是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魅力所在,它需要人们的直觉(没错,就是那些成功人士喜欢用的词),也就是主观判断。

而主观判断最重要的依据,如同上文所述,就是关键结果对于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你同时也可以参考周期进行中,你记录下的,对于该关键结果努力奋斗的过程 —— 就算结果不理想,也可以给自己一些“辛苦分”(但我们不推荐这样做)。但评分都是你主观去做的,你需要给自己定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打分标准。

总结

评审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总结。

只有在周期结束时,认真总结并反省执行过程中的长处和短板,才更可能在以后的周期中进步。

总结也可以理解为老师给学生的试卷打了分后,给学生讲解每一道题的正确解法,学生将错题整理到错题本,记录反思的过程,以便为下一次考试做准备。

在关键结果的总结与反思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书写:

  • 该关键结果是否以及为什么帮助到了我实现所属目标
  • 是否符合我的预期
  • 是否具有挑战性
  • 是否制定得合理
  • 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

关键结果典型示例分析

关键结果:背 500 个单词

这里有个误区在于,用户很可能在周期进行中,将每天背下的单词用累计增长的方式记录下来。如:

  • 第一天背了 10 个单词,记录当前值为 10
  • 第二天背了 20 个,记录当前值为 30

但是第三天你很可能遗忘了前两天背的单词,只能记住之前的 15 个了。那么第三天你的当前值可能为 15. 而当周期结束时,我们关注的也不是周期内累积背过的单词数,而是周期结束(评审)时,你最终还能记住的单词数。

该关键结果可以这样设置:

  • 初始值:0
  • 目标值:500
  • 目标达成计算方式:最终值
  • 最小记录数:1

在周期进行中,记录每次你当前还能记住的单词的个数,它可能是起伏的

关键结果:做 10 套模拟卷,平均分从 60 分提到 80 分以上

该关键结果可以这样设置:

  • 初始值:60
  • 目标值:80
  • 目标达成计算方式:自定义,取所有记录中最大的 10 个当前值的平均值
  • 最小记录数:10

这里主要讲解目标达成的计算方式。

根据现实情况,我们通过做模拟卷提分很可能是一个逐步进步的过程,刚开始几次记录很可能并不理想,但该关键结果要求我们至少 10 套卷的平均分要达到目标值,那么我们很可能做了超过 10 套卷才能达到目标值,那我们需要排除刚开始用来“练手”的记录。另外,我们也可以自定义为取最后 10 次记录的平均值。

关键结果与 KPI

实际上,KPI 是和 OKR 中的指标型关键结果在表示方式上是很相似的,因为它们都是一个指标。但如同在OKR 介绍一章中对 OKR 与 KPI 的关系的阐述,指标型关键结果与 KPI,前者更加注重指标的变化,即增长或降低到目标值;后者则是注重指标的稳定、健康。

最后

如果大家都理解了关键结果,实际上是一个结果,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专注于为了达成关键结果而需要做的具体的事的任务了。